水库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23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什么才是生产力(下)----- 熵减少

[复制链接]

1070

主题

1096

帖子

4203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4203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2-1 07:46:4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什么才是生产力(下)----- 熵减少



未来是什么样的。
在烟雨江南的《狩魔手记》中,他写道:“无数的机械虫涌进育空山区的一座莽莽丛山,数日后,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,整座大山轰然倒塌。机械虫们叼含着金属返回到母巢。在母巢的另一出口,则是遮天蔽日数之不尽的战舰,飞机,机甲和航母”。

这样的事情可行么。可行的。已经的物理定律,完全可以满足小说中描绘的一切。哪怕象《三体人》那样锁死了地球的科技发展。星际战舰“母巢”地球人一样造得出来。
但是,在现实生活中,“母巢”这样的终极机器为何从未出现?



六)能源末日

19世纪是一个能源工业化的世纪。在KarlMarx的构想中,未来是灰暗的,阴沉的。

“煤铁复合体”。煤炭可以生产更多的铁,钢铁可以挖掘更多的煤矿。马克思把工业分成“生产机器”和“生产民用”的二类。生产机器一定发展得更快。
在Karl Marx的理论中,最终“煤铁复合体”的自我膨胀。整个社会的能源消耗会以指数增长。机器取代了所有人力的工作。无产阶级无所事事。社会分化成了1%和99%




那么在现实生活中,菲兹德克的“母巢”有没有产生过。未来能否被生产出来?
答案是否定的。

因为你简单设想一下。如果有这样的超级兵器。那么他的功能,相当于整个中国总装装备制造集团。几十万的人口,几百亿的产值。

我只要点着太行山脉的某一座矿山,说“去给我换2000辆坦克,200架飞机”。那么山里的铁矿钨矿就会被挖出来。自动用全自动生产线炼成零件,最后再拼装成飞机。
这样一个大家伙。至少值数百亿产值。拿到资本市场,就值数千亿的估值。目前还没人能拥有这么庞大的财富。

那么,是什么使我们造不出“母巢”呢。




七)摩尔定律

1950年的时候,人类非常地害怕机器人革命。

当时的晶体二极管,符合摩尔定律。每18个月性能翻一倍。而在卫斯理的许多小说中,写道“新的晶体管设计,需要用到上一代计算机”。
这实际等同于晶体管在自我进化,自我衍生。而不是人类控制生命。
人类对此感到非常的恐惧。卫斯理甚至还写了一篇科幻文章,讲一群中古主义者,躲到深山丛林里,所有晶体管的收音机都不敢使用。





后来的故事,大家都知道了。CPU并没有革命,没有成长成机器人。正相反,CPU的地位已经被贬得和丫鬟老妈子差不多了。
为什么,因为软件!

从1950年之后,事情发生了剧烈的改变。晶体管的确是按照着摩尔定律,每18个月翻一翻的性能。目前个人PC亦已达到了每秒10亿次的运算速度。
但问题是,硬件的地位一落千丈。目前已经没有人关心你的CPU是多少了。

为什么,因为软件。
翻开一本计算机业教科书。1950年之后,这是二条急剧交叉的曲线。
硬件占总系统的成本,从99%急剧下降到了1%
软件占总系统的成本,从1%急剧上升到了99%。

光有硬件是不够的。计算机的“运算速度”崇拜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,大约十年都不到。
人类很快就发现,要解决实际问题,关键还是要靠软件。

譬如说,我要发一封电子邮件。这个时候,CPU有多快,每秒多少次运算,对我根本毫不重要。
而相反的,网络安不安全,会不会有木马蠕虫病毒。防火墙的设置,邮件系统的接口。这一连串的事情,日新月异,每件都靠软件。
一套服务器端的并发式邮件系统,其价格,很可能是Dell服务器硬件的十倍。


回到“能源革命”的话题上。Karl Marx的预言也没有实现。
因为很快,能源就失去了他的王者地位。熵(服务业)占据了现代GDP的90%。


八)打印机

熵,或者称之为服务业。

熵是什么。譬如说,几乎每一个人都接触过打印机。肯定也知道。如果我向打印机发送一个200页的打印任务,那是一定要出问题的。
为什么,内存会溢出么?

内存不会溢出。电脑系统也不会有任何问题。
真正的问题,出在卡纸。
如果你向公司的打印机发送了一个200页的PPT打印任务。你最好马上赶过去守候在打印机旁边。因为打印机发热,几乎是一定会卡纸的。而我们的纸张也没有质量好到热胀冷不缩。


我们以前公司,同一届管理生,招了好几个学机械工程的大学生。
作为同科,偶聚的时候我问他们工作干什么,他们回答说“服侍机器”。
平时切割机开着的时候,要二个人候着。
而一旦那个大机器,复合管(牙膏外面那层皮)制皮机开动起来,就非得四个人聚精会神的全情守着。一点不能松懈,全副精神象打仗一样。


复合管制管机是一部高度自动化的机器。每小时印刷可以达到4000米以上。这样的机器,有没有取代人力?
答案是没有。
为什么?原因是卡纸。

因为复合管大机器,也和我们的公司打印机一样。他是会卡纸的。
除了卡纸之外,还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各种毛病。
譬如说颜色油料不均匀,出现色块。粘度不够,太潮湿。菲林没对准,进料口卡住,切割机械故障等种种问题。

这些故障,这些问题,无法做到100%的自动化。
所以他需要一整个班,四个工人守着。每天24小时三班倒,这条线就要25个人以上。
全车间的工人,超过了50人。



九)意外

回到“母巢”的问题。为什么人类造不出母巢,因为自动化的问题。

“母巢”现有的科技,是人类文明全部已知的科技。包括挖矿,炼铁,锻造,组装,仪器仪表。所有的飞机大炮母舰,人类都可以制造出来。
但人类无法象小说中的一样,只要1个人,一按按钮,整条流水线就全全自动生产出来。

就好像复合管制管机需要4个工人维护。人类如果开发“母巢”。他会需要更多的人维护。
譬如说挖矿。你无数的机械虫,打着钻井钻到太行山脉里去。如果遇见花岗岩怎么办,硬得完全钻不动。
如果遇到溶洞怎么办。如果遇到酸性物质怎么办。如果遇到铁磁矿,磁性干扰失去信号怎么办?






一切的一切。机械甲虫我们造得出来。但人类无力处理如此多的“意外”情况。
在这样的状态之下,还是需要人的干预。还是需要有人类,在现场进行指导,进行处理。

目前的现代采掘业,已经非常非常的机械化。矿工并不是一个重体力的劳动。更多的时候,也仅仅是按按按钮操作机器。
但是采掘工人的需求依然很大。更多的时候,人类不是让你去出卖劳力的。而是操作机器,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微调。

中国装备总公司,拥有数十万名员工。而玄幻小说中,只要一个“母巢”。
并不是说这几十万人无所事事。而是机器需要维护,需要微调。这些人必需跟进。


十)自动化

那么,我们能否编写一个程序。将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。并最终使得机械甲虫可以识别花岗岩,溶洞,酸洼,铁磁场?
答案是可以。但进度很慢。


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,马克思给出了非常悲观的预言。以为机器会取代人类,粗犷的黑煤铁统治地球。
但事实并没有如此发展。人类对能源的需求,在十六至十九世纪之间急剧增长,但之后就慢下来了。

好比对CPU主频的需求。在每秒100次至每秒1亿次之间需求急剧增长,但过了十亿次之后就慢下来了。今天你甚至不知道自己CPU的品牌。
当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被满足之后,剩下的是对“软件”的需求。



人类的衣服已经够多了。他再也不需要更多的衣服和更多的纺织工业。
如果现在有个人站起来说,“我要建一个年产1000亿件衣服的服装厂,每件衣服都一模一样”。
那不是豪言壮语,那是惹人耻笑。

我们已经不需要更多的衣服。我们需要的是款式和新潮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时装的设计,品味,展示和推广,就显得非常的重要。设计师和模特儿,比纺织女工工资更高。




十一)熵减少

Computer产业经历过了三次革命,一次是硬件革命,一次是软件革命,一次是网络革命。
换一个大尺度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。我们其实刚过掉了第一次革命,工业革命=能源革命。
目前我们正进入第二个阶段。也就是软件革命=信息革命。


加来道雄的《未来之路》中曾经说道,判断一个文明的等级,以及外星人的领先程度。至少有二个指标可以使用。
一个是外星人的能量等级。10^N多少兆瓦。
一个是比特数。他有多少T硬盘。


当人类文明拥有了足够多的能源之后,现代人类所做的工作,我们每天上班干的活,主要是“熵减少”。
熵减少的意思,就是让所有的事井井有条。

譬如说,你的清洁工阿姨每天在打扫卫生。这是井井有条。
你今天跑了三家银行,完成五笔汇款,这是井井有条。
你敲定了一个客户,拍摄了一组广告,安排好了下周一个会议。这也是井井有条。
你陪着小孩子玩了二个小时,让她们又快乐又没打架,这也是井井有条。
你外出去商场购物,买了三件衣服,吃了二个草莓冰淇淋,这也是井井有条。


当人类社会有了足够多的能源之后,我们真正缺少的,是“熵”。
就好像一部计算机足够快了以后。我们真正缺少的是软件。
只有高度智能,高度友善,高度贴切的软件,才能
Google搜出关键字,才能拍照手不抖,自动去痘痘,去眼袋,皮肤变白,鼻梁拉挺,双眼皮,丹凤嘴,凤姐自拍成冰冰。
这才是客户关心的功能。


据说欧美已经99.9%的淘汰了体力劳动。目前除了一些运动员,根本看不见重体力劳动者。
现代社会,上海北京的小白领。其实也早已脱离体力劳动。
那你每天上班忙忙碌碌干什么。
都是在让事情“井井有条”。


熵,或者说井井有条,或者我们称之为“服务业”。
当能源的革命被满足后,第二个时代是信息革命。
计算机硬件的比重已不足1%。同样道理,服务业最终也会占到GDP的99%。




十二)闲言碎语

什么是劳动,什么是享受,什么是虚拟经济?

凡是一切让人类生活得更好的,都是劳动,都是实体经济。
如上文一开头时讲的,公务员考题,其实危害非常大。

什么是好事,什么是生产力?
我们最初的时候,认为只有炼钢,种田,工农业才是实业。
后来进步发展了一点,估计领导们也开始用手机了。那中国移动也是实业,离不开啊。
再进一步,中国银行也会被人承认为“实业”。但是海通证券多半就不会了。因为人们一般意识中,“虚拟经济”的代表作,就是股票证券。




那么我们进一步问。互联网是不是实业啊。
很多人立刻摇头,虚拟经济。
那么淘宝是不是实业呢?!很多人又点头了,实打实的卖货,不可或缺啊。

那么取一个中间值。大众点评算不算实业呢?
一开始大众点评只能写一些评论。虚拟经济无疑。
但之后人家O2O做得很好,目前在点评网买二张团购券,马上就可以下楼吃了。那是不是实业呢?
你今天吃饭吐出来么。人家可是帮你打了八折的。


挣扎于“实体经济”“虚拟经济”,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。
一些东西,一开始认为是虚拟经济。譬如电信,银行。
但后来又发现他们不可或缺。电信也是实打实的产品。银行算实业,互联网不算,那余额宝呢算不算?





其实,这些东西都是
因为中国教科书,概念混乱。
按照正本清源的说法:我们人类的一切劳动,都是让人类过得更好
所以炼钢是实业,种田是实业,电信是实业,银行是实业。

房地产是实业,博彩是实业,炒楼是实业,炒股是实业;互联网是实业,收藏是实业。连比特币都是实业。是实体经济,而非虚拟经济。
以前曾写过一篇《花子也是生产力》。花子是日本一群年轻女人,天天只逛街购物玩耍消费,坚决绝对绝对不上班。
花子使得“人类活得更好”。虽然这个人类仅限于她们自己。花子也是生产力。也是实业。




那个,什么才是“虚拟经济”呢。
我个人认为,中国工商银行,可以归入“虚拟经济”的一类。

关于“虚拟经济”实体经济的分类,有一条简单的界限。凡是创造价值,让生产力提高,人类活得更好的。那是实体经济。
凡是不提高生产力,甚至阻碍生产力的。完全不知道这机构设在那里干嘛的。那是虚拟经济。



最典型的譬如最近网上有一项“广电总局滚出中国”的投票。我个人觉得,广电总局可以归入虚拟经济。
因为他完全是负生产力。这机构设着不知道干嘛,不知道为什么多此无用赘肉。完全虚拟。

同样道理,中国工商银行,中国石油进出口总公司,中国邮政和中粮集团,那多半是虚拟经济。
因为他们创造的价值为负数。实在不明白这些赘肉,存在于我们国家有何意义。
凡是民营的,都是实体经济。
凡是国营的,多半是虚拟经济。

这道公务员考题的标准答案是B,对此我们感到十分遗憾。






十三)未来之路

未来之路是如何的。哪些才是明日之星,发展的道路。

“母巢”在现有的物理科技水平,是造得出来的。不需要新科技。
人类之所以还没有造“母巢”的原因。是机器需要维护。每一个意外事件都需要无数人力智能服侍。

但是,这些事情终究是可以克服的。
以一个大历史观的观点来看,目前21cn的人类文明,正处于信息化的初步。

对软件,对编程,对熵减少,对“井井有条”的需求是巨大的。无垠的。
譬如说,高速公路上每天都有几百万辆车。警察有录像,但是完全没有人力看录像。
今天的图像分析,不能够做到在海量视频中,自动判断超速,变道,闯红灯,逆向行驶等等违法行为。
这些都需要程序员去编程。
来减少熵混乱度。直接发罚单给驾驶员。“井井有条”。

再譬如说,复合管的大机器。如果足够自动化,智能化的话。他应该可以自行判断卡纸,过热,有色块,涂层裂离等问题。并自行解决。而不需要4个工人。
但这需要高度的智能。无数的冗余处理。
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
目前Google Auto是风光宠儿。无人驾驶,据说并已获得了美国宾州的上路许可。
无人驾驶的主要核心代码,是寻找地图,并操纵方向盘么。
如果你这样想,那可就大错特错了。

地图和GPS导航,这些事情早在业界烂大街了。几乎每一家地图公司都可以做。而图像识别,判断前后车距离。相信也不是太难的事。
GoogleAuto的75%代码。应该都是用于处理“意外情况”。

譬如说,输油管突然没油了怎么办。红外线探头突然失灵了怎么办。电磁信号突然受干扰了怎么办。在行驶途中,突然失去了速度数据怎么办?!!
这些事情,对于驾驶人来说,都是轻而易举的简单。而对于Google,却是生死就关的大事。
你设想一下,假设GPS传感器突然受干扰。Google汽车不知道当前的速度和位置。他那是应该继续行驶,还是急刹车。
如果失去控制的话,官司就能让Google赔死。




整个人类文明,目前正处于信息化的早期。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。对程序员的需求,只会增加海量。当然,财富不掌握在码农手里。

石油时代,洛克菲勒曾经凭靠能源工业,用能源取代了大量体力劳动者。解放生产力,成为世界首富,并使得Rockerfeller成为财富的代名词。

在信息时代,生产力的主要提高,是靠“熵”的减少。你如果能设计一种方法,使得凡事井井有条。节约人力和成本。
则你能创造大量的生产力,并获得洛克菲勒一般的财富。



人类的信息化革命将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。或许最终完善达
“母巢”的水准,需要一百至二百年时间。
要让机械甲虫变得更加智能,更加自动化。可以不用人工干预维护。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。每一步的进步,都意味着一家BAT级别巨无霸公司的诞生,和海量的财富。

至于第三次革命是什么。我不知道。
我只知道,在第二阶段信息革命中,能有所贡献,能让万事“井井有条”。便足以让你富可敌国。



(yevon_ou@163.com,2014年9月17日凌晨)

科学尚未普及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水库论坛 - 房产投资第一站 ( 沪ICP备20013621号

GMT+8, 2024-6-26 23:24 , Processed in 0.074471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