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库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905|回复: 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儒家学派的“剑气之争

[复制链接]

454

主题

739

帖子

13万

积分

投资购房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35614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11-25 09:59:2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我的解读有所不同。《笑傲江湖》看过吧?里面有个华山派,华山派里有“剑宗气宗之争”,记得吧?



时间再拉长一些,眼光再长远一点,把孔子儒家学派放到春秋时代整个鲁国历史去看,我们也许会发现:



“四子侍坐”,两千五百年前神秘座谈会,很可能是儒家学派内部关于政治路线取向的一次日常探讨,是“气宗”与“剑宗”的一场小辩论。



当时,以孔子为精神领袖的儒家学派,不仅是鲁国一个庞大的专业知识团体,同时也是一个极有影响力的政治团体。



这个团体,几乎囊括了鲁国最优秀的人才,从它形成之日起,就逐渐深刻地影响鲁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走向。



对鲁国发展趋势的展望不同、对以“德治”为核心的“孔子之道”体认不同,人数众多的儒学团体,不可避免会分化为政治倾向不同的派别。



这场座谈,也许并不是以往人们所理解的那样,只是泛泛而谈、悬空而论,相反,它有着极为鲜明的主题:



拯救衰微危困的鲁国,到底该举什么旗、走什么路、做什么事,是用”剑”,还是用“气”。



座谈的结果,以“剑宗”人多势众、咄咄逼人的态势开始,以精神导师孔子一锤定音、支持“气宗”而告终。



二)



四子之中,有三人倾向于“用剑”,分别是子路、冉求、公西华。



他们先声夺人,首先发言。其中,冉求最激进,是代表人物。



1)子路之志



“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,加之以师旅,因之以饥懂。由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有勇,且知方也。”



子路所说的 “千乘之国”,不是假设、泛指诸侯之国,就是指鲁国。子贡也曾说过:"千乘之鲁。”



“摄乎大国之间”的“大国”,指齐晋吴,一北一西一南,把鲁国包围得妥妥的。



你去翻《史记》,三国“加之以师旅”,经常武力侵犯鲁国,“哀公八年,吴伐鲁,至城下”、“哀公十一年,齐伐鲁”,等等。



同时,鲁国又不断遭受天灾袭击,“因之以饥 谨”。《颜渊篇》: “哀公问于有若曰: 年饥,用不足,如之何 ?”



国家内外交困,危机严重,子路主张重在强兵,三年内使国人勇敢善战知进退,抵抗大国侵略,使国家强盛。



2)冉求之志



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。求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足民。如其礼乐,以侯君子。”



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,也不是假设、泛言的小国,还是指鲁国, “千乘之国,百里之国也。”



“千乘之鲁”原先“周公之封于鲁,为方百里”。因为大国侵占,领土大大削减,只有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”。



冉求提出的救国方案,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三年内使国家富裕起来,国力得到增强,“足民”。



请注意,冉求最后还补充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:至于礼乐教化,只好等待贤人君子来做,我是做不来的。



3)公西华之志



“非曰能之,愿学焉。宗庙之事,如会同,端章甫,愿为小相焉。”



那时,诸侯各国会盟频繁,鲁国弱小,在国际外交活动中往往受到大国欺侮,国家利益屡屡受损。



公西华认为,必须加强外交斗争,希望自己在外交战线有所作为,在国际上维护国家利益与尊严。



他们三人志向,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?强兵、足民、外交斗争,招招到肉,是不是很像法家的招数?



对了,他们的观点,都是直面鲁国现实危机,发展经济,富国强军,追求事功,全力使国家在争胜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

这里,他们都没提到孔子孜孜不倦所提倡的“道德教化”那一套。冉求更直白,明说“如其礼乐,以侯君子”,自己对礼乐德治没兴趣。



他们的救国方案,是“用剑”,务实功利,快准狠辣,出剑见血,政治高于道德,技术胜于教化。



三)



四个学生里,主张“用气”的,只有曾点一个人:



“暮春者,春服既成。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”



曾点所说的地方,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乌托邦,还是指鲁国。



“沂”,鲁国水名, “在鲁城南,地志以为有温泉焉”;“风乎舞雩” ,鲁国举行祭天求雨等各类典礼之所,类似后世天坛。



曾点描绘了一幅美好景象:春天咋暖还寒,一群文青小伙伴下班后结伴去泡温泉,然后到国家礼堂广场,唱歌跳舞,……



啥意思?社会文明和谐,一派诗情画意。他用诗一样的语言,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:



要想使国家大治,真正实现太平盛世,只有毫不动摇地走孔老师提倡的礼乐教化之路。



与冉求相反,曾点并无提到经济改革、富国强兵等世俗政治内容。



他的路线,提炼起来就是:春风化雨施仁政,任德不任力,人心是根本。



这一套,才真正契合孔老师反复提倡的“德治”核心理论嘛。不出所料,“吾与点也”,一“晒”一“与”,孔老师一如既往地明确支持“气宗”。





四)



师生神秘座谈,明显存在两个阵营:



主张社会改革、富国强兵的“剑宗”,事功派;提倡道德教化、化育民心的“气宗”,德治派。



这场座谈,显然不是凭空而来,而是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,也得到了后来鲁国历史发展的印证。



座谈会上,孔子钦点“气宗”赢了;现实斗争里,真刀真枪的鲁国政治舞台,反而是“剑宗”首先胜出。



春秋后期,以“三桓”为代表的卿大夫集团已经完全掌握了鲁国政权,国君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。



“三桓”指孟孙氏、叔孙氏和季孙氏,他们都出自鲁桓公的后代,故被人们称为“三桓”。



“三桓”以卿大夫身份专权国政,违背了周礼,属于叛逆,标榜“王道政治”的孔子和“气宗”,对他们打心眼里不爽。



“三桓”虽然也很尊崇孔子,但由于双方政治主张严重分歧,貌合神离,孔子和“气宗”始终不受重用。



相反,“剑宗”务实功利,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,全力支持以季氏为首的“三桓”政府。



代表新兴势力的“三桓”,当时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,整顿内务,发展军力,救亡图存,迫切需要各类人才。



以冉求为代表,越来越多的“剑宗”弟子加入“三桓”政府,“季孙养孔子之徒,所朝服与坐者以十数”。



冉求深受季氏信任和重用,被任命为季氏家族事务总管,成为季氏须臾不离的得力心腹。



冉求这个人很有意思,座谈会上他明说自己不懂礼乐教化,我翻遍《论语》,也没发现他曾主动向孔子请教过仁义礼乐方面的问题。



显然,他对这些儒家必修课不怎么感冒。后来,他对“德治”学说完全失去兴趣,一度提出退学,“冉求曰:非不悦子之道, 力不足也。”



对于“剑宗”离心离德倾向,孔子早有察觉,为维护“德治”学说的玄门正宗,稳定儒党统一,他采用制裁手段:



“子在陈曰:归与!归与!吾党小子狂简,斐然成章,不知所以,裁之。”——《论语·公冶长》



有些从政的弟子“狂简”,“不知所以”,误入歧途,必须进行裁制。咳咳,岳不群把令狐冲逐出师门。



五)



“三桓”统治期间,“剑宗”活跃于朝堂,基本上主导了那一时期鲁国内政外交的重大事件。



鲁哀公十一年,抗击齐军入侵;“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”;“季氏欲以田赋”……一系列政治活动,冉求和“剑宗”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


而且,有些政策在执行之前,季氏都会派冉求去和孔子通气,解释说明,征求意见,以示尊重。



可惜,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54

主题

739

帖子

13万

积分

投资购房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35614
沙发
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11-25 09:59:39 | 只看该作者
孔子和“气宗”对每件事都持反对意见,多次严厉批评冉求。特别是“用田赋”政策的实施,更是让孔子怒不可遏。







鲁哀公十二年,为整军经武,扩军备战,季氏决定改革“有军旅之出则征之,无则已”的军赋征收制度,把不固定的军赋改为常赋。







孔子却认为,这是横征暴敛,严重违背“薄赋敛、省力役”的德治原则,也不符合“周公之典”中礼制的规定。







他改变不了朝廷政策,迁怒冉求,“季氏富于周公,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”,发出江湖号召,大张旗鼓攻击冉求:“非吾徒也。小子鸣鼓而攻之,可也。”







“剑气之争”进一步升级,孔子公开宣布冉求等人不是他的弟子。有趣的是,冉求依然自始至终尊敬孔子,做了很多有益于儒学的事。







历史总是曲折复杂的。“三桓”达到政治权势的颠峰后,一场巨大的危机悄悄地向他们逼近。嗯,三个和尚没水喝。







打败所有共同政治对手之后,为了争夺鲁国最高统治权,三家不可避免地从联合走向分裂,由暗争变成明斗。







严重内斗、大国“颜色革命”和后院起火、家臣叛乱,多重力量打击,“三桓”终于无可奈何地没落下去。







鲁元公十八年,齐攻鲁,叔孙氏破灭;三年后,齐又伐鲁,孟孙氏衰败。剩下的季孙氏势单力孤,元气大伤。







当此关键历史时刻,鲁元公在儒家“气宗”帮助下,乘机向季孙氏发起反攻,最终借助外国的支持,夺回了最高权力。







“剑宗”失去政治靠山,政治生命也走到了尽头,其富国强兵、建功立业的梦想随之化为泡影。这是他们的不幸,也是鲁国的不幸。







六)







鲁国公室重新掌权,立刻着手排斥、 打击“三桓”残余势力,“剑宗”弟子被从各级政权机构中清除出去。







与此同时,“气宗”受到重用,大批地参与到国家政权中来。这标志着德治派取得最终胜利和“孔子之道”的全面推行。







早在“三桓”当政、“剑宗”吃香时期,“气宗”受到压制,被迫走“农村包围城市”道路,只能在遥远偏僻的边邑地区实践“德治”路线。







当时,也有少数“气宗”弟子能够在“三桓”势力薄弱的边区执政,你去翻论语,他们在履任过程中,经常向孔子报告工作、请教方略。







孔子呢,总是面授机宜、谆谆告诫,不断给予指导,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他们偏离自己设计的“德治”政治轨道。







“子夏为营父宰,问政。子曰: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,则不达;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







各方面条件对“气宗”很不利,“王道政治”的理想还相当艰难,一定要有长远思想准备,不能急功近利,坏了大事。







“气宗”一贯主张“尊君”、“正名”,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站在维护公室的立场上,这使饱受“三桓”谮越之苦的鲁国公室,对他们格外看重,完全信任。







鲁穆公即位后,一场由儒家“气宗”德治派倡导并具体实施的社会改革活动,全面展开。







“道之将行也与?命也!道之将废也与?命也!”“气宗”的政治路线和社会理想,在鲁国终于变成活生生的现实。







其他各国如魏赵楚韩齐秦等,都是以法家思想为指导推行改革, 唯有鲁国改革是完全任用儒家德治派进行的。







儒家“气宗”德治派的执政套路,我不说,你们肯定也耳熟能详:







“王道政治”,德治仁政,礼乐教化,宽以待民,税要少收,劳役要少搞,“杭州打狗”绝对不可以,花花草草都要爱护……







这一套,在大一统帝国建立后,暴力保护壳足够强大了,搞一搞,制约一下皇帝,麻痹一下吃瓜群众,还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





但是,当时天下以富强为政、争霸为要、治乱为本,搞这些空想,完全不合时宜,嘴上说说也就罢了,真的付之实行,只会误国害民。







但是,“气宗”着了魔似的,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,无视社会不可阻挡的潮流,上位之后,在鲁国全面推行这套理想。







历史用无情的事实将他们啪啪打脸:鲁国并没有如他们设想那样复兴、强大起来,反而更加日渐衰落下去:







“鲁缪公之时,公仪子为政,子柳、子思为臣,鲁之削也滋甚。若是乎,贤者之无益于国也。”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






通往地狱之路,往往用鲜花铺就。鲁国实施周礼是最坚决的,但是衰落也是最快的。齐国晏子一针见血:“鲁之君臣犹好为义……,以远望鲁,灭国之道也。”







令人笑不动的是,“气宗”以“仁义道德”治鲁,未能使鲁国走上复兴之路,却极大地促进了儒学在鲁国的兴盛流行。







“鲁人皆以儒教”,鲁国朝野普遍形成了重儒的蔚然之风,儒学在鲁国盛极一时。







“气宗”执政,哪有什么神功附体?脱离实际,搞垮了国家,兴旺了自己。对此,史书概括为两句高度凝练的话,欣赏一下:







“鲁之削也滋甚。”  







“举鲁国而儒服。”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水库论坛 - 房产投资第一站 ( 沪ICP备20013621号

GMT+8, 2024-5-20 00:10 , Processed in 0.046809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